中国星期三(1月6日)再次在南中国海的十字火礁(中国称永暑礁,越南称十字礁,菲利宾称英雄礁)新建机场进行试飞。越南星期四指责中国严重侵犯其主权。美国担心中国这样做继续加剧紧张局势,而菲律宾则担心中国可能借此宣布“南中国海防空识别区”。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星期三(1月7日)称,中国东北农民非法种植转基因玉米,而且一些转基因玉米有可能已经登上了中国人的餐桌。路透社说,该报告可能令中国政府确保粮食供应安全的能力更加令人怀疑。
据报道,中国大连万达集团已经正式决定收购好莱坞的传奇影业,并将成为其最大股东。万达进军好莱坞再次令人关注中国对好莱坞的影响。 有人认为,万达的收购对双方是双赢,但也有人担心,好莱坞可能会为在中国“捞钱”而出卖自己。
全球最大的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星期一(1月4日)公布2016全球十大风险报告。报告将中国列为世界第三大风险,理由是中国将是2016年全球最重要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出现。不过,报告认为,全球最大的风险是欧盟和美国战略同盟的弱化,从而导致全球领导力的散失。
2015年,中国继续在南中国海有争议海域填海造岛,与其它声索国的矛盾加剧,美国的反对声浪也越来越大,并在10月末派军舰驶入中国人造岛礁12海里。有学者指出,南中国海可能是美中21世纪较力的爆发点,但是,也有人指出,目前南中国海局势演变如一幕慢动作电影,一切都是在精心管控之中。
由于网络安全和南中国海等问题,2015年的美中关系持续恶化,甚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也没能扭转这个势头。有美国学者宣称,美中关系在2015年接近临界点。在华盛顿,一些人质疑美国三十多年来对中国的“接触政策”是否有效,是否还要继续。
12月12日,195个国家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了全球性的气候协定。中国被认为是最终协定的积极促成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积极促成协定达成,部分原因在于中国迫切需要解决国内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的压力。观察人士还指出,即便没有国际气候变化进程,中国为了自身的生存环境也会开启新能源革命的进程。
星期一(12月14日),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主席、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和共同主席、参议员马克·鲁比奥(Marco Rubio)就北京一个法院开庭审理中国著名维权律师浦志强发表声明。
全球瞩目的巴黎气候峰会即将落幕,最后谈判进入了艰难阶段,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就各自承担的责任争执不休,外界普遍关注这次峰会能否如期闭幕,最终协议能否如期达成。我们连线正在巴黎采访这次峰会的美国之音记者斯洋了解最新进展。
美国国务卿克里星期三(12月9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敦促大会达成有约束力的执行体系,以便投资者可以执行低碳经济。克里同时宣布,美国将把每年用于支持气候改善的资金增加一倍,达到8亿美元。
2015 巴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会议(COP 21)已经进入到尾声,会议星期三(12月9日)公布新的草案。但是分析人士指出,谈判也同时进入了艰难期。
正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经进入第二个星期的议程,会议的进展如何?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减排问题上能否达成协议?美国之音记者斯洋目前正在巴黎现场进行采访,我们通过连线,请斯洋报道有关情况。
总部设在巴黎的记者无国界组织 11月20日(星期四)发表声明说,一名在泰国流亡七年的中国漫画家三个星期前遭到泰国有关当局逮捕并被引渡到中国。另有两名异议人士也被同机引渡,这凸显了中国的影响力以及其打压政策已经蔓延到海外。
尽管兰德公司最近的报告说,如果美中发生冲突,美军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美国另一智库的最新报告说,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还没有转换成作战能力,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各个兵种之间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还有待提高。
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11月18日公布了向国会提交的2015年年度报告。报告指出,由于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强势行为以及针对美国的持续网络攻击,2015年美中安全关系持续恶化......
美国中情局局长星期一(11月16日)在华盛顿警告说,巴黎恐怖事件不可能是“一次性”事件,“伊斯兰国”还会发动更多的类似袭击。他还说,巴黎官员事前得到“战略性警告 ”,“伊斯兰国”会在欧洲发动袭击。
美国国防部的一名高级官员星期五(11月13日)在华盛顿表示,美国支持日本和其他国家确保航行自由、捍卫法治的行动。同一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他将在G20集团峰会等一系列国际会议期间提出对南中国海问题的关切
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11月10日星期二举行第四次辩论,移民、经济以及美国的国际地位是主要的议题,但是,中国议题再次出现。在民调中继续领先其他参选人的纽约房地产大亨川普称,所有人都在利用美国,中国是头号利用者。
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凯恩写信给美国国防部长卡特,要求对方公布上个月美国“拉森”号导弹驱逐舰在南中国海巡航的细节,包括行动前是否通知中国,行动是否按“无害通过”规则进行等。
两家美国主要报纸发自中国的报道说,数月之后,两起重大致命事故的一些遇难者家人仍在苦苦寻求真相,而曾经保证透明化的中国政府,对他们采取了打压措施。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