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说,北京正悄悄承认对菲律宾诉中国仲裁案的裁决对中国来说是个严重挫折。但他认为,中国不会在短期内采取剧烈反制行动,因为“这不符合中国的最佳国家利益”。
逃亡美国的原中共驻香港最高官员许家屯,原本可能成为八九六四后流亡海外的原中共高官最终得以叶落归根的先例,但据与他有20多年交情的朋友透露,在与北京高层交涉、接近成功的最后阶段,接获最高领导人指示,只准其骨灰回国安葬。
著名国际法专家、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孔杰荣星期一撰文指出,不管中国喜欢与否,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该公约的仲裁庭作出的裁判,对中国具有法律约束力。这项裁决将于美东时间星期二早晨作出。
华尔街日报星期五发表长篇深度报道,探讨美国从2000年克林顿政府至今的经济政策,与本次美国总统大选出现的川普和桑德斯现象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16年的结果显示,当年以贸易、高科技和中央银行调控确保美国繁荣的策略被证明并不正确。
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革?除了权力斗争是否还有追求乌托邦理想主义的成分?这些问题在反思文革的研究者中引起了辩论。有人认为,毛发动文革就是为了“生前防篡权、死后防鞭尸”;毛追求的根本不是乌托邦(Utopia),而是“歹托邦”(Dystopia)。
被中国当局全面封杀的电影《十年》,在第15届纽约亚洲电影节北美首映。该片主创人员表示,以后他们还会继续诚实面对现实,“真心拍摄有关香港的事情”。电影节组织者表示,《十年》是一部重要影片,反映了香港人的喜好。
中国政府通过国际刑警组织通缉的一名在美嫌犯,星期四在夏威夷获保释。该嫌犯的律师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政府是在该嫌犯参与了海外抗议习近平的政治活动后将他列入红色通缉令通报国际刑警组织的。该律师认为,中国政府的举动可能有利于他的当事人获得政治庇护。
一项名为《毛泽东遗产和当代中国:文革50周年国际研讨会》,星期五在洛杉矶开幕。50多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日本、德国、加拿大,以及美国各地的华裔学者,聚集一堂讨论文革。他们在会上将发表40多篇论文。
一个反思中国文化大革命发动五十年的国际研讨会今天在洛杉矶开幕。
受贿丑闻缠身、正在等待审判的前联合国大会主席约翰.阿什星期三突告去世。纽约多步斯费里(Dobbs Ferry)警方说,去年10月遭起诉的阿什,死于纽约家中。警方未提供更多详情。
设于海牙的国际常设冲裁法院即将对菲律宾挑战中国声索南中国海大部分海域的案件作出决定。中国早已表示,不接受冲裁庭作出的任何决定。有国际专家在纽约呼吁,美国政府应作出全盘外交安排,以应对裁定作出后可能出现的紧张升高的局面。
台湾驻纽约代表机构日前举办音乐会,邀请多名纽约地区的台湾音乐人登台演出,以此增强台北和纽约两市在地铁和公交领域的交流。6月20日晚间,位于曼哈顿中城的驻纽约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大厅内传出阵阵音乐声。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是著名的中国问题学者,也是支持中国民主运动的活跃人士;他研究中国超过半个世纪,有关中国的著述不下15本。早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多年前的2003年,他就提出了中共专制政权具有“韧性”的观点。
在反思文革发动50周年之际,面对中国种种文革思维和做法的回潮,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历史学家夏伟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认为毛的革命已经在中国消失是天真的......
纽约的民运人士和持不同政见者星期五晚上在时报广场举行纪念六四27周年集会。与会者悼念在27年前的六四镇压中被杀害的死难者,追问导致六四屠杀的原因,声援遭习近平当局严厉打压的维权人士。因公祭六四被中国当局关押两年多的六四学生领袖于世文获颁今年度“中国青年人权奖”。
美国经济学家葛艺豪(Arthur Kroeber)最近出书《中国经济:人人需要了解什么》(China’s Economy: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对中国经济崛起、未来走向,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以问答方式做了分析和阐述。其中还解释了习近平试图建立既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中国著名维权人士郭飞雄的妻子张青和两个孩子,星期一从德克萨斯抵达纽约,准备星期二在联合国前绝食,声援在狱中绝食抗议侮辱性待遇的丈夫。她表示,郭飞雄还有三年刑期,当局对他为所欲为:“我不死磕怎么办呢?”
一位美国资深智库专家在纽约表示,中国对蔡英文就职演说的苛刻回应把美国置于与中国不和的位置。另一位资深专家则认为,北京应该能从蔡英文演说中读出双方对话的空间。虽然专家们多正面评价蔡英文演说,但有专家认为,蔡英文的执政之路困难重重,因为她有两个“老板”。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