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同步走软,投资人寻找避风港而造成全球资本收缩的时候,曾经保持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普遍受到重创。中国也面临严重的挑战。有经济学家认为,现在中国经济的真实增长率可能还不到6%。
中共18大的筹备工作在公开和秘密两个层面上紧张地进行。代表已经选出,高层通过不公开的方式为权力重新分配进行最后的角逐。一旦尘埃落定,公众期望已久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是否会很快到来?专家们的感觉很不乐观。
台湾岛上有个中央山脉,把全岛隔为两半。西部经济发达,东部比较落后。而在过去的20年间,东部地区调整了发展战略,从传统农业转向有机农业,进而发展休闲产业,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还改变了自然面貌。东部正在变得更加美丽。
从事木雕艺术30多年的林瑞鹏说,他半辈子都做木雕,在日本小有名气,先后去日本150次之多,为200多个神社工作过。后来,他感到身体疲乏,心生倦意,希望换一种活法。在朋友的点拨下,林瑞鹏在10年前回台湾学起了有机农产品的种植。
对谷开来的审判已经过去数日,但这个审判在民间引起的反响却丝毫没有任何走弱的迹象。人们不仅对案情的诸多细节提出了严肃的质疑,而且对当局使用的“切割”战术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被称作中国“世纪大案”的薄谷开来案件的审判在8月9日进行了7个多小时后就匆匆收场,让人们感到极度失望。
帘幕下的中共政治改革引起的猜测和传言持续不断,今年更甚。期望与分析混杂,猜测与炒作并行。有说重大举措出台在即,六四平反为期不远,也有传政治民主、选举范围都会大尺度放宽。中共政改重点在哪里?会在哪些方面有所推进?而又在哪些方面难有突破?
台湾旅游业人士对大陆国台办日前公布的促进大陆游客去台湾的措施冷静对待。他们认为,跟其它惠台措施相比,旅游方面的措施是口惠而缺实惠,短期不会产生效果,长期的效果还有待观察。旅游业专家认为,提倡深度游是突破陆客增长瓶颈的关键。
台湾气象部门报告说,泰利台风预计在星期三中午左右就会到达台湾。全台都被划进警戒区域。台湾有关方面都在为台风的到来做最后的准备。
在台湾经济不景气之际,中国大陆出台的一批惠台措施在台湾引起广泛关注。业界和学者既乐观也担忧。台大经济学教授林向恺的总体评价是,短多长空。周一,几乎所有台湾主要媒体都在头版刊登了厦门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的一揽子惠台新措施。
美牛议案导致台湾立法院空转一周的事件在台湾引起强烈反响。专家认为,民进党搞民粹,国民党缺乏领导能力,立法院院长维持秩序不力是造成这个事件的三大原因,台湾民主机制的缺陷如不修补,将会失去对大陆的积极影响作用。
中国国台办对台湾教育部提出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修改原则发表评论说,这类“拨乱反正”的做法符合台湾主流民意。台湾内部蓝绿两派对此发表不同看法。
星期三,台北天空放晴。台北街道上的积水基本退去。整个城市也开始恢复被暴雨打乱的工作和生活。有关部门抓紧时间修补被大水冲坏的道路和设施。立法院周二表决美牛案修法议案的计划被迫延后。虽然天气预报说星期三(6月13日)还会有雨,但台北的天空还是......
台湾教育部表示,要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修改中小学教科书有关用词,以纠正用词混乱的状况。但民进党抨击这种做法是“去台湾化”。
台湾暴雨袭击全岛,已经造成一些人员伤亡。由于道路堵塞和塌方,不少旅游景点被宣布为危险地带。旅游团被迫改变线路。也有一些旅行社取消或推迟组团安排。6月11日晚上,台湾全岛电闪雷鸣,雨如水注,持续通宵。气象部门说,南部地区许多县市单日降雨量在350毫米到500毫米,属超大豪雨。
当年六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吾尔开希在台北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说,中共通过1979年的经济改革赢得了30年的执政地位。在如今中共再次面临各种危机的时候,吾尔开希认为,中共如果再次动用手中掌握的改革法宝走向民主政治,它就有可能再次为自己赢得三十年的政治生命。
台北 - 六月十日清晨五时许,台湾发生地震。据台湾气象局报告,地震烈度6.5级,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震前台湾民众没有得到预报,震后媒体反应也比较迟钝。
棘手的美牛问题下周二将在台湾立法院付诸表决。在此之前,朝野之间、支持和反对进口美国牛肉的政治力量都在做出最后的努力。马英九总统和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亲赴前线,指挥调度,气氛颇为紧张。
如果要对今年全球纪念六四的活动进行一次评比的话,香港当推第一。其规模之大,举世无双。相比之下,人口多出三倍以上的台湾却明显落后,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或许是出于对中国这个世界新兴超级大国关注的增加,今年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举行了各种各样的......
在今年纪念六四的日子里,台湾官方和民众发表了不少希望中共解决六四问题的看法,认为这既有利于中国大陆的进步,有利于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