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位高级官员星期三(1月17日)表示,如果印中边界保持和平,印度有可能放宽对中国投资采取的严厉审查和限制。
深陷债务危机的中国最大民营房企碧桂园已经同意出售其在澳大利亚一大型住宅项目中的全部股权,似有从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全面撤资的迹象。
民进党主席赖清德1月13日赢得台湾总统大选后,选前一直对他口诛笔伐的北京当局反应相对温和低调,这让很多两岸问题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在赖清德5月20日就职典礼之前两岸局势进入敏感期,但是北京很可能采取以静制动的观望态度。
在台湾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赢得台湾总统大选仅两天后,北京便策动台湾的邦交国瑙鲁宣布与台湾断交,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一个中国原则。此举令外界震惊,并让包括美国在内的台湾盟友深感失望。
位于中国西北的新疆阿勒泰地区近期由于多轮降雪天气引发大规模雪崩,导致多个度假村和旅游景点的道路被阻断,几米高的积雪将1000多名游客与外界隔绝,部分景区则对滞留游客提供免费或优惠食宿。
美国政府对先进半导体技术和芯片出口中国实施了越来越严厉的管控,但是路透社通过查阅标书等文件发现,中国军方和国营人工智能研究单位和大学过去一年仍得以购买小批量遭到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先进英伟达(Nvidia)半导体芯片。
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罗密欧·布劳纳(Romeo Brawner)星期一(1月15日)表示,马尼拉准备改善南中国海菲律宾所占岛礁上的军事和生活设施,使这些被菲律宾视为其领土一部分的岛礁更适合部队驻防。
瑞士一位高级外交官星期天(1月14日)在达沃斯表示,中国应该参与为结束俄乌战争而正在进行的国际努力。
2024年1月13日的台湾总统及立委大选引起全球投资人的高度关注,因为台海的战争与和平不仅直接影响全球经济,而且也攸关投资人的重大利益。路透社星期一(1月14日)援引分析表示,台湾的这次选举能够减缓全球金融市场的对台湾与中国关系的关切。
两位美国政府前高级官员星期天(1月14日)在台湾大选结束一天后抵达台北,与台湾相关各方就选后台海局势等问题举行会谈,强调美国政府在台海和平中“行之有年的利益”。
中国政府星期六(12月13日)指责德国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最近在访问菲律宾期间就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动对北京进行“无端指责”,并对其发言表达“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台湾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在星期六(1月13日)举行的总统大选中,以超过520万张选票和超过40%的得票率赢得选举胜利,开创了台湾民主化以来一个政党连续第三次赢得执政权的历史性纪录。
美国国务院表示,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五(1月12日)在华盛顿会晤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时,提出了对中国人权状况的关切。他们还就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重要性交换了看法。
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星期五(1月12日)再次访问基辅,并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一项新的一揽子援助计划,其中包括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军援。
美国官员表示,美军和英军星期四(1月11日)使用海军水面舰只和潜艇发射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以及战机对也门境内受到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十多个据点实施了大规模报复性袭击。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星期四(1月11日)就美国限制中国获取先进的半导体芯片技术问题向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达关切,再次凸显美中关系在这个高科技领域中的高度分歧与争议。
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星期四(1月11日)强烈谴责北京当局在台湾星期六举行总统大选前恫吓台湾的选民,并试图干预和影响台湾的大选。
印度尼西亚外长蕾特诺·马尔苏迪(Retno Marsudi)星期二(1月9日)表示,雅加达将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合作,尽快让已经延宕多时的南中国海行为准则最终定稿。
台湾国防部星期二(1月9日)向全台湾民众的手机数次发送国家级防空警报简讯,告诉民众中国当天发射的一枚卫星飞越了台湾南部的上空,并吁请民众注意安全。但是警报中的英语翻译将“卫星”错译成“导弹”,引起民众困扰和外界质疑。国防部后来已经为此向社会大众公开道歉。
台湾总统蔡英文在接受台湾媒体专访时表示,台湾对国防防卫的决心很重要,因此台湾在研制和向军方交付勇鹰新式高教机之后,将启动研制新一代战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