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外事记者
今年是前苏联解体25周年。25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对这起历史性事件有不同的解读。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当时的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和平解体的英雄,但是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这个西方国家眼中的改革派却是葬送苏共的罪人。
第27届美中商贸联委会11月23日在华盛顿落幕。双方签署了备忘录,并就一些具体的问题达成了共识。美国之音外事记者莉雅参加了有关仪式以及随后举行的记者会。今天丽雅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为我们介绍了最新的消息。
正在华盛顿参加第27届美中商贸联委会谈判的中国代表团团长汪洋副总理与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大使和农业部长维尔萨克星期二上午在闭门会谈的间隙出席了第三届中美农业食品伙伴关系研讨会。
第27届美中商贸联委会会议星期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拉开帷幕。这是美中之间今年最后一次的高级别经贸对话,也是奥巴马政府任内的最后一次。美国政府与商界人士都希望这个持续了多年的讨论双边贸易问题的平台在川普总统上台后能够得以继续,但是这个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美国当选总统川普在纽约与日本首相安倍举行会晤之际,在1996到99年期间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尚慕杰(James Sasser)表示,川普需要尽快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
美中关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双边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个双边关系无疑是美国当选总统川普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美国新总统该如何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打交道?
美国当选总统川普星期四将在纽约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晤。分析人士认为,鉴于日美同盟对于美国的重要,川普当选后最先会见日本领导人是合适的,这次会晤将为今后四年的美日关系定下基调。
美国选民11月8日做出的选择所带来的冲击波远远跨越了美国的边界。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尤其是亚太地区,川普的当选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地缘政治环境。分析人士认为......
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川普出乎意料的赢得了星期二举行的举世瞩目的总统大选后,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的世界各国领导人几乎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在一份最新的报告中分析了美国国会不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可能给美国工人和企业带来的风险。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表示,他们正在与国会议员进行密切的沟通,尽一切可能争取该协议在今年获得通过。
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这些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纷纷与中国快速改善关系之际,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柯比表示,所谓亚洲国家正在放弃美国转向中国的看法,没有得到事实的证明,他也否认这些国家与中国发展更为密切的关系说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遭受挫败。
在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挑战和外交政策方面的压力之际,它究竟如何看待亚太地区以及它在该地区所扮演的角色呢?尽管有专家认为,在习近平这位刚刚加冕为核心领导人的治下,中国的政策将具有更大的不可预测性,但是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大胆提出了他的解读。
在今年的选举年,有关美国应该在国际上扮演何种角色的问题不仅是美国选民关心的一个议题,也是美国学者关注的课题。德克萨斯大学国家安全中心副主任保罗·米勒刚刚出版了一本有关美国实力与自由主义秩序的新书,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我们请美国之音记者莉雅来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国家安全中心副主任保罗·米勒刚刚出版的新书叫做《美国实力与自由主义秩序 一个保守的国际主义大战略》。他今天中午在华盛顿传统基金会阐述了他对美国应该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角色的看法。
在美国的总统大选进入最后冲刺之际,美中两国都有学者呼吁美国下届政府对奥巴马政府向亚太再平衡政策进行审核,但他们却是出于不同的原因而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一政策。还有学者认为,评估的结果不是改变这一政策,而是会进一步强化亚洲在美国政策中的优先地位。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有关美菲关系的言论在美国政界引发不解和困惑。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智库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的总裁、前副国防部长何慕礼坦承,他不知道杜特尔特执政下的菲律宾究竟想往哪个方向走。
随着朝鲜的核能力与导弹技术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其可以装载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对美国本土构成的威胁,观察人士注意到,近来,美国有关对朝鲜的核资产进行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的讨论急剧增加。
在美国朝野上下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今年非同寻常的总统大选之际,美国在亚洲的条约盟国菲律宾的领导人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公开宣布与美国分道扬镳,并表示只有中国才能帮助它。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正在对中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受到广泛的关注。杜特尔特表示,此次访华是他总统任内的一个关键性时刻。中国外长王毅也把他的这次访问称为是 “历史性的” 。
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最新一期的《外交》杂志上撰文,阐述美国向亚太再平衡与确保亚太今后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卡特表示,美国致力于在该地区建立一个有原则的、包容的安全网络,并毫不含糊的表示,美国计划在今后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参与亚太事务。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