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台湾戒严时期因参与民主运动而入狱的高雄市长陈菊,星期二在华盛顿一场公开演说中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台湾民主,给台湾更多机会和空间,因为台湾价值已经是“新的亚洲价值”。
正在美国访问的台湾高雄市长陈菊星期一在马里兰州一个演讲中呼吁海外台侨做蔡英文总统改革的后盾,支持她不在压力下屈服和对台湾的承诺。
在川普总统签署《台湾旅行法》,为美台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提供法律基础后,美国智库2049项目协会新发表的一份报告认为,川普总统与蔡英文总统应该寻求机会进行面对面的接触。
川普总统这个星期以行政命令禁止新加坡博通半导体对美国高通的收购案,被认为意在防止中国取得对美国技术的竞争优势,而川普政府要求中国减少1000亿美元顺差、准备对中国进口商品施加300亿美元惩罚关税等措施,都使美中贸易关系趋于紧张,也让人感到川普政府对中国态度似乎越来越强硬。
美国总统川普星期五在《台湾旅行法》(HR535)上签字,这个法案已正式生效成为法律。
美国国会通过但受到中国政府强烈反对的《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可能在星期五(3月16日)生效。
在中国全国人大取消国家主席的任期限制、允许习近平无限期执政后,习近平是否在处理涉及国家主权的议题上,例如对台政策是否更加强势,观察人士对此也极为注意。
中国全国人大星期天通过修宪案,正式取消国家主席、副主席任期限制,现任主席习近平的任期得以无限延伸,这个发展不仅引起国际社会广泛注意,关注习近平集权对中国政治发展及外交关系的影响,台湾方面也有一些反响。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星期四在北京表示,国际社会在一中原则下“不与台湾进行官方往来”已是多年来各国遵循的国际准则之一,与中国建交“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这个潮流“势不可挡”。不过台湾政府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上“恶意操作”一中原则,打压台湾国际空间。
北京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领导人的涉台讲话及人事布局不仅引起台湾各界关心,关注台海情势的人也在注意。就在中国政府强调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之际,一位美国学者说,“台湾永远不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中国政府上星期宣布推出31项措施,提供台湾人在中国大陆学习、创业、就业与生活上更多的便利。不过在中国不断以军事、外交和经济方式压迫台湾之际,北京当局这项“惠台”举措不免引来一些质疑。
美国参议院上星期通过旨在提升美台高层往来的《台湾旅行法》,正等待川普总统签字生效。一般认为,这个法案生效后将为美台高级别交流提供法律基础,双方高层官员往来将更加频繁,不过这是否代表台湾正副总统或外长将访美?
中国解放军近一年半来多次穿越宫古海峡、巴士海峡在台湾周边及东中国海进行“绕岛巡航”,台湾空军及日本自卫队也频繁紧急升空应变。随着解放军穿过所谓“第一岛链”的能力增强,分析人士说,美日两国必须在台海议题上步调一致,才能发挥威慑作用防止中国武力侵犯台湾。
美国参议院星期三晚间无异议通过《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引起各界极大关注。熟悉美台关系的分析人士说,这个法案的重要性在于解除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对美台官方交流的自我设限,让美台之间的往来正常化,实际上政府部门如何落实,还是要视情况而定。
台湾正面临中国军事、外交、经济上的庞大压力,最近不断有关注台海安全情势的前美国政府官员、学者专家发出呼声,敦促川普政府调整对台策略。
中国共产党提议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一事,几天来成为全球媒体和舆论注意的焦点,原本已对中国崛起在地区表现强硬感到不安的东南亚地区,对现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权力集中为地区带来何种影响也十分关注。
中国近来在南中国海、东中国海的军事活动增加都引起一些人对区域稳定的担忧,前美国五角大楼官员则明确表示,中国近来在台海周边及远至日本的军事演训,已经过于挑衅且更具侵略性,“到了美国重设并重新思考对台湾安全防卫的时候了”。
今年初中国在台海中线启用M503民航路线引发台湾政府不满,指责中国未与台湾协商即迳行使用这个航路影响台海民航安全。一个华盛顿智库说,北京当局的做法,再次反映出中国可以为其利益,而不惜违反国际规范的“中国特色”。
就在台湾媒体报道,中国解放军12架军机再度穿越台湾南部周边空域远海长训之际,一个由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代表团,这个星期在其亚太访问行程中抵达台湾进行3天参访,向备受北京军事、外交压迫的台湾政府与人民,表达美国国会对台湾安全的坚定支持。
近几个月来中国对台湾的压力不断加大,多项举措都让外界无法不注意到台海紧张正在不断加剧,一些观察人士呼吁美国政府,对中国胁迫台湾的作为作出反应,但也有人认为,美国应该思考是否值得为台湾而与中国一战,甚至主张拿掉《台湾关系法》中可能涉及美国协防责任的内容。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