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对亚洲的访问已经步入尾声,川普出访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寻求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对朝鲜核威胁加强施压。许多分析人士质疑,北京是否以实际行动回应川普,美国国务院官员则是对台湾在朝核问题上采取与美国立场一致的做法表示肯定,并称台湾已经证明它是美国在应对最急迫安全挑战时可以依赖的伙伴。
美国总统川普星期四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中国政府说,习近平在会谈中告诉川普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希望美国遵守一中“原则”,不要让美中关系受到干扰。
台湾空军一架幻影(Mirage,台湾称幻象)战机星期二傍晚在台湾北部海域执行训练任务时失去联络,军方及海岸巡防署正全力搜救飞行员何子雨上尉。
前台湾总统马英九星期一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发表的公开演说中,对台海两岸关系的未来表示乐观。他说,维持彼此和平关系十分重要,双方“越多交流越好”。
一名台湾男子经中国长春市前往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因持旅行社代办之中国一次性护照旅游,其台湾户籍与护照遭到台湾政府注销。
一本关于中国解放军台作战计划的新书,因谈及中国武力攻台时间表而引起许多讨论。星期三,《中国的侵略威胁》一书的作者易思安在一场新书发表会中介绍了他写这本书的目的。
被川普总统提名为美国国防部亚太事务助理部长的前国务院亚太事务副助卿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星期三说,描述中国武力攻台的新书《中国的侵略威胁》对美国决策者极具参考价值,人们需要多关注这个议题。
美国总统川普即将对亚洲进行上任来首度访问,行程包括11月8日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在川普出访前,数十位跨党派联邦参、众议员写信给川普,呼吁他公开重申《台湾关系法》是美台关系的基石,并且要北京知道,美台关系不容谈判,也不受其他不相干议题影响。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19大的涉台讲话,一般认为仍然维持对台软硬兼施基调,北京对台压力必定不会放松,虽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上星期在华盛顿表示,两岸最好的状态就是维持现在的僵局不要恶化,不过有中国学者说,19大后北京会加大对台外交、军事压力,不会让蔡英文政府以为现状可以轻易维持。
台湾总统蔡英文星期六出访南太平洋3个邦交岛国马绍尔群岛、图瓦卢及所罗门群岛,中国政府在蔡英文出发前一天说,已就蔡英文过境一事向华盛顿提出严正交涉,要求美国不要让蔡英文过境夏威夷和关岛。
中共19大结束,一如外界原先预料,习近平总书记步入第2任期初始已成为权力比拟、甚至超越强人毛泽东、邓小平的党国领导人,一些关注全球民主发展的人士担忧,习近平集权或向全世界推动中国专制模式,这是极其危险的趋势。
在南中国海主权争端未能平息的情况下,正在菲律宾参加第4届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ADMM-Plus)的官员说,为增进互信,明年东盟将与中国举行首次海上联合演习。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上星期在19大政治报告中的对台讲话,被分析人士认为是对台湾软硬兼施的表态,基本上维持北京当局既定的反独促统、坚持一中基调,不过也有人注意到习近平的讲话似乎带有一丝橄榄枝的意味,台湾领导人蔡英文是否可能在这个星期出访前再做进一步回应值得观察。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星期三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开幕式发表政治工作报告,其中涉及台湾的部分不仅台湾政府关注,一些分析人士也也拿出放大镜,仔细检视整段涉台讲话隐含的政治意涵,多位专家的评估是习近平对台政策仍然延续既定基调,软中带硬。
美国总统川普即将于11月出访亚洲,进行上任以来对日本、韩国、中国、越南及菲律宾的首度访问。其中11月8日对中国的国事访问是台湾最关注的部分,许多人担忧,川普可能以台湾来交换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
近来一本关于解放军可能在2020年攻台的新书在华盛顿引起许多讨论,作者易思安说,这本书主要目的是提供美国军事决策人士对台海及区域安全的参考,因为如果中国成功侵略并占领台湾,区域安全平衡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中国的军事扩张对台湾安全带来威胁,不过负责处理美国与台湾双边事务的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说,台湾的国防开支却没有跟上它的安全环境,尽管美国对台湾的安全承诺坚如磐石,但台湾也必须为自己的安全防卫付出更多。
在中国的强烈反对下,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星期四无异议通过535号“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全面解除美台高层互访禁令。
中共第19次党代表大会即将于下周举行,总书记习近平将在会中提出工作报告,其中涉台部分是许多关注台海情势的观察人士注意的焦点。
台湾驻美代表处星期三举行双十活动庆祝中华民国国庆,台湾驻美代表高硕泰、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莫健,以及出席的多位美国国会议员都在这个场合重申美台关系坚强友好,以及美国持续协助台湾强化自我防卫能力的承诺。
加载更多